中宁县喊叫水乡庭院大棚经济助力移民增收
近日,走进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康湾新村的庭院大棚,清甜的果香萦绕鼻尖,一株株翠绿的甜瓜藤蔓铺满地面,拳头大小的甜瓜掩映在藤蔓间,农户康伏云穿梭其中,察看甜瓜长势。
“以前家里就靠几亩农田过活,现在政府免费给咱建了庭院大棚,每年只需交200元管理费,剩下的收益全归自己所有。”康伏云笑着说。
2024年,喊叫水乡面对移民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增收路径单一的困境,积极筹措资金,在康湾新村等4个移民村创新打造了庭院大棚经济。今年,首批甜瓜、香瓜等果蔬在小小的庭院大棚里成功试种,原本闲置的土地,摇身一变成为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去年我们搭建了23座大棚,每户分了1座。今年大棚里全种了甜瓜,再过20天左右就能上市。初步估算,1个棚大约能产1200斤甜瓜,收入可达8000多元,每户的收入能增加4000元。”康湾新村党支部副书记康自江说。
据了解,与传统种植相比,庭院大棚经济效益显著。4分地的庭院大棚种植甜瓜、香瓜,纯收入相当于过去种1亩玉米收入的5倍,这种小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模式,让移民群众足不出户,在自家庭院的方寸之地就能实现稳定增收。再过20余天,这些承载着移民群众增收希望的“金果果”,将迎来首个丰收季。
“近年来,我乡在车路、红湾、康湾、麦垛4个移民村累计投资250多万元,建设了50座大棚,致力于将‘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让闲置土地真正变为致富良田。同时,庭院经济建设不仅美化了乡村庭院环境,更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移民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喊叫水乡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郑建东说。
从“增收无门”到“致富有路”,庭院大棚的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移民村产业薄弱问题,更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过去依赖政策扶持的移民村,如今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为确保庭院大棚经济长远发展,喊叫水乡还采取“政府搭台、农户唱戏”方式,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不仅要帮群众种得好,还要帮他们卖得好,让庭院持续释放更大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们将借助直播带货这一新兴销售模式,解决订单和销售难题,继续鼓励动员农户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移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郑建东说。(记者 徐峥 谭勋泽 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