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学子石台实践书写振兴答卷
近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乡音传情・新声兴旅”普通话赋能文旅振兴实践团深入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以五维实践体系构筑乡村振兴的青春样本。这支由校团委和文化与旅游学院遴选组建的志愿者队伍,将普通话推广作为破题之钥,在思想铸魂、语润乡野、匠心传承、产业赋能与校地协同的实践矩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实践团以理论学习为基石,在文字与历史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石台县图书馆“硒阅・伴山IM电竞官网腰”分馆,《习近平扶贫故事》读书分享会以“三进下党”“七IM电竞官网到晋江”的鲜活叙事,勾勒出人民至上”的精神图谱,让青春理想与家国情怀在墨香中熔铸。“七一”当日,严家古村党旗下的沉浸式党课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将党旗上的金色徽章转化为青年学子的行动自觉。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响彻红土,实践团完成了从理论认知到政治自觉的精神淬炼,让红色基因成为振兴实践的精神火炬。傍晚,实践团开展“青春育心”工程,带领乡村儿童学唱红歌《映山红》,制作五角星风车,共绘五米“童心向党”长卷,让红色教育通过艺术实践浸润童心。
团队创新构建语言赋能体系,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方言猜谜”摊位前,皖南方言的谜面与普通话的谜底碰撞出文化共鸣;“声音邮局”里,游客用普通话录制的家书二维码载着乡情飞越山海;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里,播音专业学子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为其录制讲解词,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沉浸式语音导览服务。更具突破性的是直播助农场景——学子们化身主播推介富硒茶与野生葛根粉,非遗传承人薛海霞的剪纸艺术通过镜头走向全国,“非遗 + 电商”的新模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短短一小时的直播,点赞量高达4.9万。星空下的推普文艺晚会用艺术语言打破心墙,让文明新风浸润乡野,《乡村振兴畅想曲》的朗诵声荡气回肠,小品《三句半》令观众捧腹又深思,第一书记邵伟倾情出演《把一切献给党》更将气氛推向高潮。与此同时,面向政府工作人员、民宿从业者的推普调研,为建立精准化语言服务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了从文化传承到产业赋能的语言价值转化。
实践团深入文化肌理,以青春创意赋能传统技艺。当皖南的晨雾缠绕着牯牛降的青石板路,当富硒茶的清香浸润着严家古村的雕花窗棂,实践团一行来到桐城剪纸第四代非遗传承人薛海霞工作室,红纸在“00后”手中翻飞成兼具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的艺术作品,印证了“老技艺要活下来就得让年轻人觉得酷的传承理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古村落学者李志新带领学子解码古村榫卯中的生态智慧,无人机航拍画面与百年测绘图纸的叠印,揭示了“修复不是复刻过去,而是为未来存续记忆”的保护哲学。探访92岁的王奶奶时,她用方言与普通话的交替讲述,让村落记忆和生活智慧通过语言纽带完成代际传递,实践团成员感叹“老人就是活着的村史馆”,完成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度认知。
团队将专业所长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横山富硒茶厂,播音专业学生为茶产品录制解说,摄影团队拍摄的宣传片不仅展现茶叶品质,更讲述了几代茶人的坚守故事,茶厂负责人感慨“年轻人带来的是发展新思路”。暮色中的“清野行动”里,队员们3小时徒步捡拾步道垃圾,用躬身实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途经的驴友赞叹“这是最生动的生态课”。从文化传播到生态守护,实践团构建了“镜头赋能 - 生态保护 - 产业增值”的闭环体系,让专业实践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实践首日的政企校座谈会搭建了长效合作机制。大演乡新农村第一书记邵伟以“清泉润乡”喻指青年力量,介绍百万民宿发展规划;石台旅游发展公司负责人从战略高度展望校企合作前景;实践团团长杨荣系统阐释“推普 + 文旅 + 思政”的实践方案。会后的实地考察与推普调研,推动形成“需求调研 - 方案设计 - 落地实施 - 效果反馈”的工作闭环。这种多元协同模式,打破了高校实践的单向输出模式,形成了知识赋能与地方发展的双向奔赴。
一周的实践如同一幅渐次展开的山水长卷—— 当书香沁透硒都的晨雾,当镜头定格茶厂的暮色,当剪纸红映古村的青砖,这支青年队伍用脚步丈量出乡村振兴的多维度。他们如种子般扎根红土,以语言为桥联通城乡,让普通话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提升文旅品质的密钥、激活传统文化的引擎。在石台的绿水青山间,青年正以知行合一的实践,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振兴答卷,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绚丽绽放。
当得知荣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的那一刻,宫慧茹和她的队友们激动得相拥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