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求解消费密码:用新场景和新供给激活15亿人
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2.66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抽象的数据背后是诸多消费新场景:春节期间,来粤人群争相“打卡”广府“年味”;端午假期,佛山南海叠滘村,河边围观龙舟赛的人群水泄不通;盛夏时分,广州室内滑雪场成了都市“避暑胜地”。
这些极具广东特色的场景,成为广东拉动需求,特别是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消费的缩影。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广东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3%。更为典型的是,叠滘龙舟赛期间佛山南海一日游和过夜游客人数分别增长46.55%和50.71%,旅游收入更是飙升58.18%。
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从供给端创造着新需求,形成消费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政府大力推动“以旧换新”政策,显著带动了家电、家具、手机等耐用品的更新换代。企业也积极创新,推出各种新潮实用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填补了消费空白,还引领了消费风潮。
新场景激活消费热情,新供给开辟消费空间,两者的“双轮驱动”,正是广东消费市场韧性与活力的关键所在。受访专家认为,广东大力激发市场内生动力,特别是在供给端应紧密跟踪消费者真实需求变化,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费环境和服务配套来有效提振消费,同时还要加强监管、保障品质和服务,为消费升级提供保障。
夏天来临,广州气温飙升至35度以上,广州热雪奇迹的室内雪场却只有零下5度,不少滑雪爱好者身着厚实的雪服,在皑皑“白雪”中尽情驰骋。
“广州的夏天太热了,来到这里就像躲进大冰箱里避暑!”广州市民李甜在这个夏天开始接触滑雪。她表示,热雪奇迹滑雪区有多条不同难度的赛道,坡度较缓的“企鹅道”非常适合新手,每天还有滑雪公开课可以学习滑雪技巧,让她轻松开启了滑雪之旅。
如今,冰雪已不再是北方专属,作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新消费场景,已成为南方居民消费的热点。广州热雪奇迹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今年上半年,滑雪用户同比增长超8%,春节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10%,其中广州市场占35%。
冰雪消费正是以新场景创造新消费的典型例证。近年来,“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电影品美食”等系列活动在广东不断上演。例如,广州通过整合餐饮美食、体育赛事、文化演出资源,推出“一船舶一主题”珠江游IP,2024年珠江游接待量427万人次,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全球第一。今年叠滘龙舟赛期间,近百万观众涌到佛山南海桂城,海内外超200个转播平台全程直播,社交平台及主流媒体客户端总浏览量超60亿。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广东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五一”假期五天,广东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0.3%。广州市商务局介绍,2024年全市共举办夜间大型活动46宗196场,参与群众727.9万人次。
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向南方财经记者分析,场景消费的火爆源于多重因素的驱动。一是居民收入提高增强了消费能力,物质高度丰富推动了个性化、体验式以及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二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创造新消费场景提供了强大支撑;三是企业和政府层面的创新为新业态培育创造了有利环境。
“以龙舟赛为代表的场景消费,往往具有突出的观赏性、参与性、互动性和沉浸性,能够有效吸引市民及游客。”张毅表示,这类活动深度融合了浓厚的本地文化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将民族文化与体育赛事有机结合,通过媒体宣传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话题热度后,显著拉动了餐饮、零售、住宿、文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些领域的成功运作,反过来又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更新、服务质量提升与延伸,并带动相关市场和产业的迭代升级。
广东在创新消费场景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一方面政策有力,《广东省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行动方案》明确20个重点领域,为新技术和新场景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还推动全省开展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另一方面1.5亿实时人口构成了广阔市场,深厚的文旅资源也为消费发展创造了条件。
不过,广东打造场景消费过程中,仍存在文旅场景同质化明显、场景融合度不足、专属群体场景构建薄弱等问题。
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宝剑向南方财经记者建议,首先可结合广东的产业优势构建新的消费场景,如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相关的海上垂钓、低空文旅观光等;其次需紧跟消费者偏好变化和社会热点,创造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场景;同时,还应加强政策改革创新力度,推进政策创新与场景创新相匹配、相适应,让改革步伐跟上场景创新节奏;此外,还要破除行政区域壁垒,促进文旅消费资源要素高效流通与整合,推动跨城流动消费。
从上半年广东数据看,“以旧换新”成为撬动消费的重要杠杆。今年以来,广东持续加力“以旧换新”扩围,优先支持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并推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可获单台补贴2万元;12类家电产品可享受补贴,可获每件补贴最高2000元等政策,甚至境外人士也能参与促销费。
受“以旧换新”政策的有力拉动下,上半年广东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信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9%、38.5%、65.5%、24.2%、35.2%。此外,上半年广东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如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6.0%、11.4%。
谢宝剑分析,当前消费者对改善现有居住条件的意愿明显增强,反映出民众在既有住房条件下持续提升生活品质的普遍需求。此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构成了支撑当前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如果说政策与收入是消费的“底气”,那么技术催生的新供给则是不断打开新市场的“钥匙”。
从供给侧发力,以新技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又以新需求牵引新技术落地、促进新产业发展,这是广东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来源。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为市场注入新的动能,不仅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创新投资,也带动了现有产业的升级和再生产,增强了市场的内生动力。
广东企业的诸多实践,正生动演绎了这种模式。例如,小红书平台上,“大疆pockect3”线万讨论量。随着大疆pocket系列问世,运动相机已经成为年轻人出游必备单品。这种开创性的产品形态,精准填补了市场空白,成功激发了消费者对于便携、高品质影像记录的新需求。
尤其在嵌入AI技术后,大疆运动相机系列产品更加火爆。去年,搭载AI技术的大疆Osmo Action 5 Pro上市。据蝉魔方数据,在去年双11热销商品链接TOP10中,大疆霸占前5席,Osmo Pocket 3、Action 4、Action 5 Pro三个型号产品销量均突破1万单。
不只在3C产品方面,这种创新拉动消费的模式也在广东的潮玩产业中得以体现。据了解,东莞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15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高密度的产业集群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一些潮玩企业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线加AI辅助,从“创意到成品”的时间压缩到按小时算,从设计到成品,仅需要一天。今年春节期间“哪吒”IP爆火,东莞一企业接到“哪吒”周边订单后,仅3天便敲定首批1万套、30万支产品的设计生产方案。
谢宝剑分析,产品创新不断适应消费者的习惯变化,如契合年轻人情绪价值的潮玩周边以及“谷子经济”相关产品持续发展。随着机器人、无人机、新型数码产品以及学习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又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从这一角度看,广东通过创新供给引领需求的探索仍需深化,例如供给端举措未能精准匹配真实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过程中对短期政策刺激仍存依赖等。对此,谢宝剑建议,供给端首要应锚定需求导向,准确把握百姓消费的实际需求和情绪价值;其次应为百姓创造多元的收入途径,营造多样化消费场景吸引客流,并完善配套服务来大力提振消费;此外,还需加强消费全流程监管,确保消费品质、服务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障等环节得到有效保障。IM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