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共建电竞产业未来

从无人问到“千斤田” 惠阳241亩撂荒地探索节水抗旱稻种植喜获丰收-im电竞

im电竞

游戏攻略

从无人问到“千斤田” 惠阳241亩撂荒地探索节水抗旱稻种植喜获丰收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在惠阳,一场关乎粮食安全与创新探索的故事正悄然展开。

  日前,惠阳区平潭镇川龙村由撂荒地复耕而来的241亩农田迎来了早稻收割季。这是惠阳首次大面积机械化种植节水抗旱稻,引入中科西陆4号、旱优73、旱优78等新品种。省、市、区农业专家齐聚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现场公布的湿稻谷数据显示: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喜获丰收。

从无人问到“千斤田” 惠阳241亩撂荒地探索节水抗旱稻种植喜获丰收(图1)

  收割当日,天气炎热。两台收割机穿梭于稻田,装卸车在田埂上静候作业。土地承包人徐晓能带领着工人们忙碌其间,省、市、区农业专家纷纷化身助手,帮忙抬包、称重,共同见证这一收获时刻。

  据介绍,这片241亩的农田多为砂质地,因水源条件欠佳、蔬菜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多年来处于撂荒状态。平潭镇红光村村民徐晓能心怀乡土情节,承包了这片土地。今年春播时节,在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全方位指导与支持下,他在这里种下节水抗旱稻,并采用先进的机械旱直播技术,节省了插秧环节的人工成本。从播种到田间管理,他每一步都倾注心血与汗水,精心呵护着这片稻田。

  这片稻田意义非凡。记者看到田边竖起的两大块牌子显示,它既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水稻“水肥一体化”农艺与农技适配的绿色轻简生产共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也是惠阳区2025年度市级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项目下的撂荒耕地旱稻试种点。

  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古幸福介绍,多年来,惠阳一直致力于保障粮食安全,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的种植方式。该中心为这片稻田争取多级项目支持,提供优质种子、技术指导、部分农药化肥等。选定的旱优78、旱优73、中科西陆4号等品种表现良好。

  徐晓能的大胆尝试与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创新实践在此交汇,两者双向奔赴为粮食安全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现场测产(湿稻谷)结果显示:中科西陆4号亩产1017.3斤,旱优73亩产1162.7斤,旱优78亩产1025.3斤。撂荒耕地喜获丰收,现场瞬间欢声笑语。

  “今年在这片田地上,我们应用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撂荒耕地,获得较高产量。”古幸福开心地说。复盘这场试验,他认为成功源于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指的IM电竞平台是省、市有关项目的支持,机械直播以及节水抗旱稻品种经该中心试验多年,颇为成熟。尤其是中科西陆4号这款优质常规稻,是该中心左挑右选、借鉴比较的优质品种。

  “地利”则是这块地较为平整,虽是砂质地,但也是潮砂地,白天看起来很干,但到了夜晚地下有水“沁上来”,整个种植环节全程依赖自然降水,无需额外灌溉。

  “人和”则体现在各方的信任与协作,成就了这次相对成熟的经验综合运用。徐晓能紧密跟随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指引,从选址、除草、耙田开始,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农业专家田间走访,精准判断出芽情况,全程对农药、肥料、病虫害防治细致部署。

  起初,徐晓能担心出芽问题,但农业专家田间走访后给了他一颗定心丸:“没问题”。一个星期后,旱稻抽穗出芽。从品种筛选到种植方式再到用肥用药,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作了大量的试验示范,最终选定表现较好的品种,还探索出“机械点播”这一高效方式。

  古幸福提醒,虽然这是一场成功的尝试,但并不提倡普遍效仿。“我们不主张在水田上大面积种植旱稻,只是见缝插针、因地制宜,让撂荒地、水源条件差的农田也能为粮食增产出力。”他说。

关键词:

最新资讯